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机械工业论文_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报靶机设计研究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2-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人机工程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设计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人机工程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设计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2 人机工程学概述及其在仪器中的设计原则

2.1 人机工程学概念及定义

2.2 人机工程学的产品与理论体系

    2.2.1 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2.2.2 人机工程学理论体系

2.3 专用仪器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2.4 专用仪器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分析

    2.4.1 人机界面的编码原则

    2.4.2 人机界面的相合性原则

    2.4.3 人机界面的视觉特征原则

    2.4.4 人机设计的重要性原则

    2.4.5 人机设计的频率性原则

    2.4.6 人机设计的功能性原则

2.5 本章小结

3 报靶机的功能需求与调研分析

3.1 报靶机的设计背景

3.2 报靶机的功能需求确定

    3.2.1 人机需求分析

    3.2.2 功能指标的设计映射

3.3 同类仪器的造型设计分析

    3.3.1 专用仪器设备的分类

    3.3.2 专用型仪器设备的外观造型分析

3.4 同类仪器的人机界面设计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报靶机的设计与人机工效评价

4.1 设计内容分析

4.2 报靶机内部布置设计

4.3 报靶机关键尺寸设计

    4.3.1 内部重要部件尺寸

    4.3.2 外观造型尺寸确定

4.4 草图

    4.4.1 报靶机外观造型的设计草图

    4.4.2 报靶机外把手设计草图

    4.4.3 报靶机补光灯设计

    4.4.4 人机界面排布设计

4.5 三维模型和渲染

    4.5.1 报靶机的调节机构设计要点

    4.5.2 色彩分析与渲染

4.6 物理样机制作实现

4.7 基于人机工效的设计评价

    4.7.1 评价方法

    4.7.2 工效评价的内容

    4.7.3 评价对象与评价设备

    4.7.4 实验评价的过程与结果

    4.7.5 基于人机工效的设计评价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报靶机造型的优化改良

5.1 第一代报靶机的设计问题分析

    5.1.1 外观造型设计问题分析

    5.1.2 人机界面设计问题分析

5.2 报靶机的人机界面结合优化设计

    5.2.1 界面排布设计计算

    5.2.2 基于最优操作距离与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界面的结合优化设计

5.3 报靶机优化改良的设计要素分析

    5.3.1 形态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3.2 材质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3.3 色彩的影响因素与选择

5.4 报靶机优化设计实践过程与结果

    5.4.1 优化的草图方案

    5.4.2 三维建模和效果图

    5.4.3 最终方案优化设计的具体解析

    5.4.4 配色方案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工业设计是越来越备受全球重视的学科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专用型仪器设备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过去掌握着技术和设计的前沿思维,因此在这一类型的市场上如鱼得水。我国的专用型仪器设备在设计研发上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巨大,近年来虽然技术支持上的差距迅速缩小,但在整体的设计上仍有欠缺和发展空间。整体外观造型的结构设计合理性不足,设备的宜人性和舒适性缺乏,人机界面中操纵器的排布没有一套规范高效的设计方法,导致仪器设备的操作效率和准确性都有欠缺。本课题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分析研究,为专用型仪器设备的整体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方法,推动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进步。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专用仪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对专用仪器设备的设计要素、原则等进行了梳理归纳。调查人机工程学的文献资料,以课题的研究方向为目的分析了市场现有同类型仪器的设计现状。通过和操作人员、专家的访谈调查得出了报靶设备的设计指标。最后总结映射出设计要素。包括人机尺寸,外观语义倾向和造型结构,人机界面、材质和色彩等,最后提出设计方案,在物理样机完成之后做了评价探讨,对外观造型和人机界面着手优化改良,借助启发式算法理论运用和人机界面结合设计,得出优化后的改良产品。本文将相关理论知识贯穿到文章设计研究的每个环节,探讨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要素,以军用报靶机的课题设计为例做了设计实践,构建出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专用仪器设计思路,促进了人机工程学和工业设计上的学科交叉应用发展。

文章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zdgcxbzz.cn/qikandaodu/2022/0211/645.html



上一篇:冶金工业论文_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流程工程学分会
下一篇:生物学论文_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下肢康复产品设计

振动工程学报投稿 | 振动工程学报编辑部| 振动工程学报版面费 | 振动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振动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振动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