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韧性理论不排斥随机冲击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不断利用随机事件实现自我再生 大多数研究认为,韧性主要在于受到某种冲击或危机发生后,经济体如何吸收、减轻负面影响,以维护或尽快恢复整体系统的稳定性或所谓“正常状态”

不断利用随机事件实现自我再生

大多数研究认为,韧性主要在于受到某种冲击或危机发生后,经济体如何吸收、减轻负面影响,以维护或尽快恢复整体系统的稳定性或所谓“正常状态”的能力。

从安全角度出发,一切不确定性、随机性、波动性等都可能构成发展的威胁或冲击,因此它们是不好的,是要努力避免的。但从韧性角度出发,就完全是另外一套逻辑:增强韧性并不试图消灭各类冲击或威胁;相反,承认随机性冲击及其破坏性对体系演进和韧性增强的必要性。

所谓“韧性”,原义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受某种外界扰动后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后来有学者将其拓展为三个维度,即防御抵抗能力、适应恢复能力和学习转化能力。

从这个角度,一个经济体的韧性恰恰体现了该经济体的安全发展能力,增强韧性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关键。

大自然是管理小概率事件的最好专家,也是管理“黑天鹅”事件的高手。几十亿年来,它成功演化到今天。大自然不只是“安全”的,它还能积极地进行破坏和更替、选择及重组。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而非逃避)随机事件、不可预测的冲击、压力和波动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

我们认为,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和稳定固然重要,但经济体系因为能够“容忍”甚至“鼓励”一定的波动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不是拒绝它们),不仅可以适度降低经济体系遭受大冲击的概率,防范危机于“未然”,而且能够在小冲击的作用下强化自身的能力。仅仅是忙于应对冲击,做出应急反应,而忽略加强自身安全能力建设,特别是通过容纳小波动、减少大冲击来增强韧性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在《财贸经济》撰文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韧性”一词的搜索量稳步上升,甚至在2012年以来,超过了“金融危机”一词。

韧性理论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早期见于物理学、工程学、生态学,后来被引入社会科学乃至公共政策等领域。

一般来说,我们看到随机事件时,就会产生畏惧并反应过度。在逃避这种恐惧以及对秩序的渴求中,人类建立的一些系统往往会打乱事物的隐性逻辑,结果导致“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韧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静态均衡(受到冲击后回归常轨或均值),而是演化均衡,即能够在冲击反应后演进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

“发展威胁消失”可以说把握了安全的本质,同时也将安全与发展紧密地关联起来。寻求将威胁发展的各类因素都“消灭”的绝对安全是不现实的。真正的安全发展是在经济体面临外部冲击或威胁的情况下,能够“扛得住”、不会垮掉甚至崩溃,进而在冲击反应后保持体系的演进和发展的可持续。

尽管对于安全的理解各有不同,但不少学者倾向于认为,安全可以视作“对一国所追求的发展价值的威胁的消失”。从韧性角度看,对发展的威胁就是一种冲击,威胁消失了,发展就安全无忧了。

韧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静态均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张晓晶

文章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zdgcxbzz.cn/zonghexinwen/2022/0725/666.html



上一篇:首届中国医学工程学学科发展大会召开
下一篇:竖起来的手掌?- Logitech Lift?垂直人体工程学鼠标

振动工程学报投稿 | 振动工程学报编辑部| 振动工程学报版面费 | 振动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振动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振动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